文登:全面落实扶持政策 切实降低企业成本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工业转型发展的意见》中的政策支撑提出,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全面落实各级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着力化解企业经营压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落实上级降低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缴费费率政策,调整企业住房保障政策,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免征国内植物检疫费等18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进口先进技术设备贴息扶持、扩大科技保险财政补偿等政策,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
二是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降低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支持企业节约集约用地,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对采用厂房加层、翻建等措施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不增收土地价款;每年安排的建设用地70%以上用于工业发展,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的建设用地指标。落实电价调整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全力保障企业用电、用水、用气,运营单位确需临时停止提供服务的,需提前告知企业,并报主管部门备案。降低贷款成本,鼓励推广年审制贷款、循环贷款、无还款续贷等贷款模式,减轻企业一次性还款压力。建立金融机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金融机构无正当理由不得抽贷、停贷、惜贷。
三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对接,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加强涉企审批类中介机构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在工业项目集聚区探索建立区域环评、安评、能评等工作机制,提高工业项目审批效率。开展涉企收费清理,建立企业服务收费清单,严厉查处涉企乱评比、乱检查、乱摊派等行为。
《意见》提出,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那么税务部门如何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呢?威海市地税局文登分局法规税政科科长王桂棠介绍,近年来,他们积极推进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通过拓宽政策告知渠道、优化纳税服务措施、开展税源调查分析、建立回访长效机制等多种方式,辅导纳税人用好优惠政策。具体做法包括:将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制成电子书,导入触摸屏、大屏幕便于纳税人查阅;组织开展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培训,对纳税人进行培训。印制小微企业宣传材料,由税管员上门送达,辅导纳税人用好优惠政策。由各中心所组织人员实地核查辖区内的小微企业,摸清企业实际经营规模、职工人数、申报纳税等基本情况,将符合税收优惠政策减免条件的小微企业进行分类、统计,建立电子台账,实现动态管理。建立小微企业定期回访长效机制,了解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涉税需求,目前已回访800多次。
《意见》提出,要扩大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那么18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分别是哪些呢?
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涉及到农业部门的收费包括:国内植物检疫费、拖拉机号牌(含号牌架、固定封装置)费、拖拉机行驶证费、拖拉机登记证费、拖拉机驾驶证费、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费以及渔业船舶登记(含变更登记)费等11项收费;涉及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的收费包括: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费、标准物质定级证书费、国内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批准证书费、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考核费、计量考评员证书费、计量授权考核费6项收费;涉及林业部门的收费有林权勘测费1项收费。自2016年5月1日起,我省对小微企业免征的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范围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区财政局非税收入管理处主任赵红英说,今年以来,涉及文登取消和停征各类收费包括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2项政府性基金,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分别为房屋转让手续费、河道采砂管理费、渔业船舶和船用产品检验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费、计量收费、民政登记费。2项政府性基金分别为城市公用事业附加以及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经初步测算,年可为企业减负800多万元。
《意见》提出,落实电价调整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那么供电公司是如何保证企业用电,贯彻落实电价调整政策的呢?
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今年7月1日起,山东电网工商业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降低0.0219元。其中,一般工商业及其它用电价格累计降低0.0111元,大工业用电价格累计平均降低0.026元并实现全省大工业用电同网同价。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总工业用电将节省1400万元,减轻了企业负担。其中1-7月份,以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文登工业用户用电量约4亿千瓦时。
《意见》提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对接,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那么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如何强化政务服务,服务企业发展?
政务服务中心主任于华军说,今年以来,区政务服务中心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新旧动能转换战略部署,坚持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主线,以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为核心,全力深化改革,优化服务,规范管理,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群众满意、国内一流的政务服务中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加快推行“一窗式”“一门式”服务模式改革。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展“一窗式”改革工作,大水泊镇政府开展“一门式”改革试点,对上岗人员进行业务标准、平台使用、行为规范、礼貌用语等全方位轮训,确保了理论学习和改革实践的有效融合。搞好政务服务事项的梳理整合,加快推进“两集中、四到位”,有效避免了审批事项“体外循环”,为改革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了“进一个门、办一切事”。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能。梳理完成建设工程项目模块化审批流程和市场主体设立模块化审批流程的事项分类目录,统一编制办事指南和一次性告知书。开启实施“信用承诺,容缺审批;全程代办,只跑一次”登记审批模式,并将查询业务纳入窗口对外办理、免费打印,有效解决了群众提取相关信息“多头跑腿”的问题。进一步优化配套服务措施,让老百姓能够跑一次就办成事;实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做到政务公开。根据物价局发布的涉企收费依据,调整进驻中心大厅所有的收费项目,以清单的形式对外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