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质控样品网!质控样品一站式采购平台
质控样类别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解读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紧紧围绕江苏“两个率先”的总体目标和《江苏省计量发展规划 (2014-2020年) 》实施要求, 紧贴江苏“十三·五”发展战略目标, 契合经济新常态下转变社会发展方式、服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要求, 主动跟踪国内外先进计量技术, 充分发挥计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 基本原则

1. 坚持以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

作为江苏省最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综合性检测实验室及计量技术科研院所, 要主动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引导、支持企事业单位夯实计量技术基础, 提高计量技术水平, 履行法定计量职责, 承担社会服务职能, 建立与江苏经济社会地位相匹配的计量服务体系。

2. 坚持以量传溯源能力建设为根本

省院处于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 “十三·五”期间要全面规划和建立省级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进行量值传递, 执行计量器具强制检定任务, 保证全省量值统一, 提高量传溯源覆盖率。

3. 坚持以计量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

计量科学是一门前沿性、基础性的科学, 计量检测服务属于高新技术服务业。要大力开展实用型、新型和专用计量技术和测试方法研究, 全面提升量传溯源能力, 以适应江苏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计量服务需求。

(二) 总体目标

到“十三·五”末, 把我院建成为技术先进、服务优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中等规模计量技术机构。全院运行管理科学高效;量传溯源体系更加完善;计量标准水平显著提高;人才队伍能力明显提升;事业发展保持适度规模;二期基地项目建设启动;新型机构运作模式探索;科技研发项目提质保量;组织文化建设深入人心;检测收入保持适度增长。

三、创新亮点

(一) 机制创新

1. 在重点项目建设上, 一方面强调经济效益, 以市场为导向, 效益回报要快;另一方面侧重于社会效益, 以履行法定职责、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 建设部分标志性项目, 提升我院社会形象和地位。

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 研究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计量测试需求, 梳理在服务社会、改善民生等方面需要开展的计量测试需求, 加快计量能力建设。

2. 积极搭建创新平台载体, 完善国家电能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江苏) 、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 (江苏) 、国家自动衡器型式评价实验室 (江苏) 、国家水质分析仪型式评价实验室 (江苏) 等能力建设;加快国家测量互感器型式评价实验室 (江苏) 、国家精密机械加工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筹建工作, 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验收授权;谋划国家流量计型式评价实验室 (江苏) (筹) 后续工作。

结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江苏地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积极申报各类国家质检、计量中心和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 提高我院的知名度和技术水平, 扩大业务增长点。

3. 加强科技工作, 提升科研项目质量, 兼顾科研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化科研管理流程和办法, 激发全院技术人员从事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立足我院的国家质检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基地, 发挥转化推广基地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大力加强应用型计量检测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 调动我院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服务的积极性, 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活动。

4.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紧扣“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主题,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 实施重点人才工程, 为我院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建立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完善以工作业绩为重点, 以职业道德和管理技能水平为核心的管理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管理人才的岗位技能、计量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学习。

合理利用人才引进的渠道, 引进、留用优秀人才;通过社会招聘渠道发现、选拔适应性人才;通过校园招聘、与高校科研课题合作等渠道储备后备人才。

完善各类人才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 既保持队伍的稳定, 又提升队伍的结构层次, 成为以中高端专业技术人员为主、项目领头人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金字塔”型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员梯队。

(二) 制度创新

1. 不断完善行政管理制度

坚持人本管理理念, 进一步梳理规范和建立健全全院行政管理制度, 修订完善已有相关制度, 进一步提升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严格违反制度规定的惩戒措施, 形成严格按制度办事的浓厚氛围。

2.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制度

进一步做好我院管理体系文件的维护更新工作, 对 (CNAS-CL01:2006 (idt ISO/IEC 17025:200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及在校准领域和相关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文件, 及时跟踪评审, 对于外部新的管理要求及时修改并付诸实施, 大的结构性的改变将及时组织体系文件换版, 确保我院的管理持续满足要求。

3. 锻造专业后勤管理制度

提高后勤服务规范化及精细化水平。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 提高内部管理流程, 使其运转更加科学流畅, 时效性和执行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严格按照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从源头上杜绝出现问题的可能。

4. 加强党工团建设

运用党建信息化平台, 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加强党组织建设, 使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 避免“两张皮”现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 发挥团组织生力军作用。

5. 深植江苏计量文化理念。以

文化为引领, 凝聚团队力量,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深化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网站、微信、刊物等多途径、多平台建设对外宣传渠道, 广泛传播组织形象, 提高组织整体形象美誉度。持续宣传计量特色的理论体系, 对全院员工进行文化理念教育, 努力使之“内化于心, 渗透于制, 外化于行, 显化于物”。

(三) 工作方式创新

机构改革是我院发展过程中的一块试金石, 随着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改变, 整个经济运作模式都发生了变化, 业务管理作为我院业务发展的支撑和保障, 应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业务管理方法, 使得业务管理在“十三·五”规划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1. 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做“客户满意服务窗口”。开辟大宗业务通道;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观念, 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合同管理, 跟踪合同履行过程;区分客户性质, 合理配置服务资源;实施收费价格前置, 做到收费价格公开、公正、透明;优化服务流程, 完善服务模式, 提高工作效率。

2. 创新市场开拓策略。作为全省计量技术机构的龙头, 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人员优势, 并且通过差异化的项目优势开拓市场;注重行业客户的开发, 了解行业客户需求, 做大做强行业客户;通过高精尖检测项目开拓市场;根据不同地区市场情况, 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

四、结束语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最后冲刺的5年, 是江苏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阶段, 是全面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院将依托新检测基地软硬件优势, 积极贯彻实施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准确把握国内外计量发展新常态, 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 不断开拓江苏计量事业发展新天地。

联系我们

0769-3362 8863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954917176@qq.com

手机:17051179347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8: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该网站已经工信部备案认证为可信网站,请放心访问和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