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质控样品网!质控样品一站式采购平台
质控样类别

发挥计量作用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

在广东省奋力决胜全面小康、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作出了“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 是我省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在总书记的重要批示中, “四个坚持”是我们高举的旗帜、前进的方向和遵循的原则, 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三个支撑”指出了广东的使命担当和发展路径, 落实到计量工作上, 我们要勇于创新, 开拓进取, 切实拿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 在“三个支撑”上为全国探索经验、作出示范;“两个走在前列”指明了广东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 广东计量工作在“走在前列”上, 要主动对标国内外先进省市, 发现优势和强项, 找出差距和不足,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进一步强化优势, 补齐短板, 不仅要在时间节点上成为领跑者, 更要在质量与效益上作出引领示范。

总书记希望广东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 这一重要指示为我省巩固和发挥自身所长,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加快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指明了方向。计量服务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是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和保障国防安全的重要技术基础和支撑, 在“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计量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支撑

1. 计量是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的重要工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 (中发 (2015) 13号) 将“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参与全球治理相互促进”列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要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 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计量正是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的重要工具。纵观历史, 计量从来都是统一管理国家、维持国家秩序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历朝更替, 必重整度量衡。可以说, 度量衡的统一是国家统一的重要标志。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 计量已融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成为建立和维护生产秩序、贸易秩序、社会秩序、国家秩序乃至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发挥计量在构建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的作用。美国、英国、德国等42个国家将计量写入宪法, 作为中央事权和统一管理国家的基本要求。美英德法等国利用其计量技术优势和在国际性计量组织中的地位主导测量领域有关规则的制定, 进一步强化在科技和经济方面的领先优势。目前, 我国得到国际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已达1343项, 列世界第四位, 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 必须利用好计量这一工具。

2. 计量是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基础

根据WTO的定义, 贸易便利化包括两方面内容:通过应用新技术以及改进基础设施使得货物流动更加便利;通过协调、简化贸易程序和通关手续降低时间及资金成本。计量对这两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贸易交换是计量起源之一, 如今更成为国内外贸易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据不完全统计, 在经济交往中, 超过80%的贸易必须经过计量才能实现。推动货物流动便利离不开先进计量技术的应用。比如, 港口货物重量的计量速度严重影响货物进出港口的速度, 近年来, 先进的自动化信息化检斤系统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港口吞吐能力。准确的计量还能有效减少贸易纠纷, 增加贸易双方的互信。当前, 各国广泛通过设置贸易技术壁垒维护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 通过制定不同的产品技术标准和产品认证程序, 为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设置阻碍。计量是标准和认证认可的基础, 计量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产品能否达到有关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 以及产品能否通过有关认证程序, 因此成为突破贸易技术壁垒的关键, 在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计量是建立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计量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三大要素———经济基础、企业管理、科技创新, 都以计量作为基础支撑, 都以计量的发展进步作为技术引领。因此,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发达国家纷纷加大投入, 提高本国计量支撑能力, 以期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同时, 计量对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至关重要。近年来, 我国因缺乏计量基标准以及相关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而导致在外贸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 我国是光伏产品和高纯度单壁碳纳米管生产大国, 但由于我国没有相关的高准确度计量基标准, 光伏产品的核心原材料———高纯多晶硅材料的产品质量判定权落到了国外检测机构手中, 导致国产高纯度单壁碳纳米管产品只能按照高纯度同类产品的价格出售。可见, 要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 就必须在计量领域取得优势。

4. 计量为“走出去”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环节。计量是产业发展的根基, 对于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基础设施, 计量资源的分布能够影响相关产业的分布与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 主要是优势产业的“走出去”, 其转移的目的地一般还没有建立起和相关产业配套的计量基础设施, 再加上这些国家往往经济相对不够发达, 因此, 难以满足产业的测量需求和量值传递需求, 对企业成功“走出去”造成巨大隐患。如, 东莞某运动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 在东南亚投资设厂, 但因当地计量服务能力跟不上, 导致企业有关设备量值不准, 产品质量不稳定, 出口遭到重大挫折, 企业陷入生存危机。由此可见, 推动计量技术服务同步“走出去”, 发挥计量保障作用, 是企业“走出去”必不可少的支撑。

二、广东省计量工作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卓有成效

1. 不断深化粤港澳合作

落实《粤港澳合作框架协议》中关于计量合作的有关措施, 加强与港澳计量交流合作, 先后联合实施粤港澳贸易计量工程项目、粤港澳精密玻璃温度计比对项目以及数字温度计校准能力验证活动等合作项目, 增进了三地计量实验室能力的相互信任, 推动计量互认。在此基础上, 2016年8月, 又与香港签署关于质量计量合作的补充协议, 推动双方合作更加深入。在计量技术服务方面, 早在2004年, 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就以“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香港校准实验室有限公司”的名义在香港注册成立专业校准服务机构, 推动港澳“计量量值回归”。经过不懈努力, 现已有长期合作客户500多家, 检测校准的计量仪器超过600多种, 成为港澳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计量服务机构。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等计量技术机构也发挥各自优势, 为港澳提供计量服务。仅2016年, 上述三家机构便为港澳地区1100多家企业校准计量仪器10205台 (件) 。

2. 对外交流合作成果喜人

政府间交流合作更加频繁。2011年以来, 我省先后邀请多个国际计量合作机构和欧美专家学者进行访问交流。国际法制计量组织 (OIML) 主席、英国国家计量办公室主任彼得·梅森, 英国皇家化学会分析化学分会主席、英国政府化学家实验室 (LGC) 科学技术部资深科学家艾伦·汉德里先生, 国际计量委员会 (CIPM) 秘书长罗伯特·卡尔斯博士等国际顶尖科学家都先后来访。同时, 派出人员赴英国物理研究院 (NPL) 、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 (PTB) 等国际最高水平的计量技术机构访问学习, 推动省内计量技术机构与国外有关机构共建计量检测实验室, 增进了国际计量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计量比对, 促进计量基标准与国际量值等效一致。2010年, 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共同代表中国, 参加国际计量局组织的“超声功率关键量值比对”。2014年, 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与PTB开展橡胶硬度量值比对工作。在这两项国际计量比对中, 广东计量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国际知名度大大提高。2016年, 我局还成功承办了质检总局在广州召开的OIML法制计量管理体系国际研讨会, 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国内外计量专家参会, 提升了广东计量工作的国内国际影响力。

3. 对外计量服务范围不断拓宽

近年来, 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 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等省内有较强实力的计量技术机构, 通过引进人才, 提高能力, 逐渐开拓海外市场。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以“香港校准实验室有限公司”为桥头堡, 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服务范围涉及日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在国际化竞争中进一步争夺计量话语权。

4. 服务企业“走出去”初见成效

随着国内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周边国家计量技术水平不高、服务不全面、缺乏国际互认等问题成为国内企业在当地发展的“绊脚石”。为此, 我局积极推动省内计量技术机构加强计量技术咨询和校准服务, 为中资企业在海外“开疆拓土”提供坚实的计量技术保障。如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每年为中国三峡总公司“走出去”战略的首个项目———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提供全面的实验室仪器校准服务;远赴老挝乌多姆塞省北本县, 为中国路桥公司承建的老挝北本湄公河大桥项目提供现场校准服务, 助力打通中国、泰国和老挝交通网的重要连接点。同时, 还瞄准产业转移方向, 为转移到东南亚的服装、鞋帽、玩具等企业提供计量技术服务, 保障其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此外, 我省计量工作还积极参与广东自贸区建设, 对接自贸区内企业需求, 从法制计量和服务企业两个方面创新举措, 发挥自身优势, 为自贸区加快发展“保驾护航”。

三、计量工作要担负起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的使命

1. 加强计量支撑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相关研究

加强对国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计量法律制度和计量发展情况的研究;充分利用国内机构对各国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成果, 加强国内企业“走出去”相关情况研究;深入分析各国计量服务需求, 特别是率先“走出国门”的企业的需求;在此基础上, 提出加强计量技术基础和计量技术机构建设以及完善计量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议, 制定推动计量发展的规划。

2. 加强计量对外交流合作, 提升计量话语权

构建开放性经济新体制, 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 不仅仅是产品、产业及市场优势, 还包括制度优势和国际规则的优势。广东计量要顺应时代要求, 进一步加强计量对外交流合作, 提升在国际交往中的话语权。秉持平等、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 坚持开放合作、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 加强广东与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计量领域的合作。积极构建政府间计量政策沟通交流机制, 加强对各国计量法律法规和技术能力的研究, 推动计量领域信息互换, 提高计量政策透明度, 增进各国相互了解和信任;构建广东与国外计量技术机构合作交流机制, 举办学术会议、合作论坛等, 推动计量科研和业务合作;进一步扩大计量量值比对和能力验证的范围和覆盖面, 增进计量实验室能力相互信任, 促进计量国际互认;构建计量科技人员技术交流机制, 推动人员交流, 分享先进科技成果, 共同提升计量技术水平。

3. 加强计量技术基础建设, 提升计量对外服务能力

根据广东省计量技术发展现状, 紧跟国际计量发展趋势, 扬长避短, 有针对性地加强计量技术基础建设。加强计量科研和高等级计量标准建设, 进一步提升我省计量发展整体水平, 提高广东计量在区域内的知名度。紧跟我省企业对外投资和产业对外转移步伐, 提升计量服务国际贸易和产业发展的能力。加强对产业价值链中计量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为本土跨国企业发展提供优质计量服务, 推动企业发展。扶持仪器仪表制造业, 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仪器仪表企业和知名品牌产品, 鼓励仪器仪表企业对外开拓业务。

四、对广东计量支撑“走出去”战略路径的思考

广东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对外依存度最大的省份。企业“走出去”起步早、规模大, 相应地, 遇到的困难甚至挫折也较多, 其中, 计量技术服务未能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需求是主要困难之一。要为“走出去”战略提供可靠支撑, 必须加强计量技术机构建设, 做强计量对外服务主体。主要有以下路径:

1.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发挥省内计量技术机构作用

推动省内实力较强的计量技术机构, 如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广州市计量科学研究院等, 加强业务合作和资源互通, 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共同建设驻外服务点, 联合对外提供计量服务。

2. 探索组建计量校准测试集团

抓住国家大力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改革的契机, 整合有关计量技术机构资源, 参考SGS、ITS、TUV、Intertek等机构成功经验, 组建计量校准测试集团, 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参与国际竞争。

3. 培育民营计量技术机构

加强计量校准行业管理, 推动行业有序竞争和优胜劣汰, 推动计量校准企业提高技术能力和服务质量, 提高行业诚信水平, 培育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计量测试服务品牌企业, 鼓励其对外开展业务。

从过去广东省计量技术机构对外服务的实践来看, 我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对外开展服务存在行政色彩浓厚、职责定位不清、经营机制不灵活、通关不便利等诸多劣势。民营计量技术机构起步晚、规模小、技术能力弱、知名度低, 要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组建计量校准测试集团是一条较可行的路径, 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且有赖于加强顶层设计, 完善有关配套政策。

五、结束语

历经近40年的改革开放, 广东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 对外开放是我们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广东计量工作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批示要求, 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 担负起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的重要历史使命, 为“两个走在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

联系我们

0769-3362 8863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954917176@qq.com

手机:17051179347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8: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该网站已经工信部备案认证为可信网站,请放心访问和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