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133-2016《汽车油罐车容量检定规程》解读
一、规程修订的背景
JJG133-2005《汽车油罐车容量检定规程》 (以下简称“原规程”) 自2005年发布实施以来, 对于汽车油罐车容量量值的准确溯源和方法统一起到了积极的规范作用, 同时, 在容量检定方法上也由于增加了“流量计法”推进了容量检定的技术进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机动车辆日益增多, 作为公路运输燃油的汽车油罐车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新的车型也不断出现, 装载容量也越来越大。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汽车油罐车的充装容量从以前的几千升, 发展到 (5~6) 万升甚至更多, 舱数也由1罐1舱, 发展到1罐2舱, 1罐3舱等, 多舱油罐车也越来越多。对于多舱油罐车的容量测量, 由于先后充装顺序的差异, 会直接影响到容量检定结果, 甚至带来不安全因素。所以多舱容量的检定也需要在规程中进行明确。考虑到大气环保对油气回收的要求, 汽车油罐车充装燃油的方式, 也由通过鹤管上装进油, 改为下装进油, 发油作业的同时进行油气回收。油罐车出于安全的需要, 也都要求在罐体底部加装紧急切断阀, 阀门的开关状态对油罐车罐容的测量也会产生影响。此外, 目前国内还有少部分带有专用计量口的汽车油罐车, 所以原规程对于检尺点的规定, 也无法满足检定的需要。因此对原规程的修订非常必要。
经多方努力, JJG133-2016《汽车油罐车容量检定规程》 (以下简称“新规程”) 于2015年通过审定, 2016年11月25日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发布, 并于2017年5月25日实施。
二、规程修订的主要内容
1.新规程主要以QC/T653-2000《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条件》、GB18564.1-2006《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国际法制计量组织 (OIML) 的国际建议《R80-1 (2009) 带液位计的公路和铁路罐车第1部分计量技术要求》 (Road and rail tankers with level gauging, Part 1:Metrological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为参考, 结合我国汽车油罐车行业目前实际状况, 对JJG133-2010《汽车油罐车容量》内容进行了修订。
2.编写格式依据JJF1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增加了引言、计量单位, 引用文献改为引用文件等。
3.适用范围修改为“本规程适用于装运轻质燃油汽车罐车容量值的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
4.增加了上装、下装、容量表、紧急切断阀等术语。
5.概述中分为用途、构造和分类, 其中油罐车的构造和分类为增加内容。
6.通用技术要求增加了计量口和计量管、排放装置、舱数及额定容量。
7.增加了检尺点位置确定和多舱油罐的检定顺序。如果油罐设有专用计量口, 则以此作为检尺点;如果没有专用计量口, 则以入孔的几何中心为检尺点。对于具有上装双进油口的油罐以双进油口为计量口, 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并在检定证书中注明;对于具有两舱及两舱以上的油罐, 宜按照自车头向车尾的顺序, 依次进行容量检定。
8.检定点的选取提出应尽量使油罐液面在上升过程中, 每点之间的液位上升高度尽量一致。
9.容量表的编制采用三次均匀B样条插值法, 使整个空高-容量曲线更加平滑。
10.修改了检定周期的文字表达。汽车油罐车容量的检定周期首次检定与第一次后续检定间隔一般不超过1年, 之后的后续检定一般不超过2年。若发生罐体变形、位移或内部结构改变, 按新油罐首次检定处理。
11.修改了检定记录的参考格式。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1.汽车油罐车主要作用是运输轻质燃油, 只有按照计量检定规程对油罐容量检定合格后, 才可以作为计量器具用于油品交接和贸易结算, 所以不是所有的汽车油罐车都一定适合作为或成为容量计量器具。
在汽车油罐车检定规程的通用要求中, 也明确要求油罐应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其在最大装载容量条件下不发生明显变形;油罐与车架连接应牢固可靠, 在检定周期内, 油罐不得有任何方向的位移及变形。
新制造的油罐车应有计量口, 位置应在每一舱的顶部水平面的几何中心, 包括对计量管也提出了要求。
汽车油罐车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 (目录中称为汽车计量罐车) 中的计量器具, 但不是型式评价目录内的计量器具。所以, 汽车油罐车首先是承担运油车 (加油车) 的角色, 是作为一种运输工具而不是计量器具。在按照检定规程确定其具有合格的容量特性后才可作为计量器具。其实在大容量计量方面都存在着同样问题, 如已建好的立式罐和卧式罐, 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容量检定, 赋予其计量特性, 由容器变成“量器”。
2.在规程适用范围上, 明确规程的对象是针对装运轻质燃油汽车油罐车容量。对于装载其他液体的车辆, 如牛奶罐车或其他危险化学产品并不适于新规程。
3.在原规程中, 容量表的编制是采用分段线性插值的方法, 比较直观, 易于处理, 人工也可计算, 也弥补了87版规程中采用n次拉格郎日型插值多项式方法Runge现象的产生。但由于是分段的线性内插, 所以空高 (液位) -容量曲线呈一定折线特征, 光滑性较差。在新规程中, 容量表的编制采用3次均匀B样条插值法, 会使整个曲线更加平滑。由于数值计算采用矩阵方程进行, 所以需要计算机的辅助处理才能实现容量表的编制, 得出空高 (液位) -容量对应表。